取消

数字化时代,工程建设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2021-02-12 阅读:1914
文章分类:电商动态

企业数字化转型

以什么态度面对信息化,对每一个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关乎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命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农耕、工业和现代四个大的文明发展阶段,当然,人类社会还将走向未来的文明阶段。我们今天的现代文明也叫现代工业文明,它和传统工业文明的区别在于——现代工业文明是以信息化驱动的文明形态。

历史上每个文明阶段的核心技术与驱动力是截然不同的,原始文明的驱动力是狩猎和火的使用,核心技术是围猎和投刺;农耕文明的驱动力和核心技术是耕作和灌溉;工业文明时期,驱动力和核心技术是大机器和电力;今天,驱动我们现代文明发展的驱动力和核心技术是IT技术和由此产生的数据信息。

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它的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IT技术已经完全贯穿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所有方面;

二是信息和数据已经成为我们基本的生活要素与生产要素,以数据驱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业已形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全新的社会生产力,所有这一切标志着我们己经全面进入信息社会的辉煌阶段。

信息化的社会生态体系从宏观角度看包含三个层面:

一是全社会整体的信息化。社会整体的信息化包括通讯网络、云、3G、4G、5G等互联网环境,这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就像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电和电力一样,如今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生活和工作的数据环境和网络环境;

二是行业或产业的信息化。它主要包括面向消费者的消费互联网和面向企业及生产者的产业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现在已经是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其模式和形态已经形成。而产业互联网则是基于各行业基本产业特征所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严格的讲,全社会的产业互联网尚在逐步形成之中。

在工程建设领域,各地方政府在主导建立本地区的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大型企业也都在创建自身的工程建设管理平台,据以实现基于数据的工程建设和管理。这些都属于产业互联网的范畴,由此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工程建设生产方式;

三是企业和个人信息化。这个层面的信息化与每一位工程建设行业的领导、总工和工程师息息相关。

企业和个人是我们社会生产的基本细胞,它的信息化水平高低决定了我们社会、行业信息化的真实水平。企业和个人信息化包括企业的IT资源和环境、工程师个体IT能力以及企业决策者信息化的思想意识。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全社会的信息化生态系统,就中国社会的整体而言,经过我们近30年的不懈努力,全社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生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化核心体系

就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化而言,除了硬件和网络环境外,其核心体系主要体现在两大类工具软件上:

一类是技术性的工具软件,它主要解决工程师的技术需求,如以CAD为主的二维工具软件和BIM为主的三维工具软件及与其配套的其他专业软件。

另一类是管理性工具软件,如办公软件、OA系统等等,它主要解决的是企业文档的管理、传输和推送,解决的是日常管理问题。作为管理性的工具软件,下一个阶段的核心是协同管理平台,它的升级之处在于办公管理和业务管理的高度融合,通过数据贯通和联动,形成以专业管理为基础的信息协同,由此形成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生产组织方式。

当前,就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现状而言,经过“甩图板”运动,全行业的所有相关领域和部门已经完成普及并熟练掌握了以二维(CAD)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软件,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硬件环境和人员技能,特别是逐步形成了以二维(CAD)软件为技术依托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体系。二维(CAD)技术的普及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的第一次飞跃,这也是工程建设行业第一阶段信息化的核心体系。

随着IT技术的快速推进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出更新迭代的新诉求,即从二维(CAD)技术应用向三维(BIM)技术应用的跨越。这也成为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选择,同时也是今天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基本内容。

我们的应用目标是:

建立以三维技术为依托的二、三维技术高度融合的IT技术体系,形成工程建设行业新的信息化的技术核心,推动工程建设行业进入信息化的新阶段。

经过近10年三维(BIM)技术推广普及,占行业总量20%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以三维(BIM)为主的信息化技术快速推进,通过“十二五”之前的概念普及,“十二五”期间的实验性应用和“十三五”期间的深化应用,逐步形成了企业基于三维的技术能力和协同管理能力,并与GIS、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扫描技术等先进IT技术对接,明显提高了设计和建造质量,解决了一大批在二维(CAD)技术环境下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彰显了新一代三维(BIM)技术对工程建设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关键作用,也初步形成了以三维(BIM)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新技术体系。

除了专业三维技术外,从工程管理角度看,数据库技术、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也已在管理平台上大量采用。形成了以技术工具软件为主的技术路线和以协同管理软件为主的管控路线,这两个并行的工程建设信息化路径已在工程建设行业初步形成。虽然我们欣喜地看到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快速进展,但也只能称之为“初步形成”。因为工程建设行业80%以上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还没有走到这一步,远没有实现数字化转型,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信息化角度看未来的行业特征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预判未来的行业特征,即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未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基本形态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预判。它将决定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未来的技术路线、实施路线、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在三维(BIM)技术大背景下,未来将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形式是:“以BIM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集成+基于工程建设产业互联网+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专业领域应用”。

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描述是:“我们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将熟练的运用三维技术创建数字化模型,通过模型集成数据和信息,并以数据和信息驱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的专业应用,实现精确建造和全程优化的产业升级,并通过产业互联网实现成果交付和过程协同的产业互联网业务流程,实现远程、实时、无线联动”。这将是我们真正实现工业化建造和信息化建造的美好愿景。

我们预判工程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未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将在未来5至10年内逐步形成,即国家“十四五”和“十五五”内初步实现。这是激动人心的历史变革:我们将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实现从传统建造到数字建造再到智慧建造的伟大历史性跨越。

工程建设行业的现实骨感与困惑

在工程建设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每个企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这种转型升级除了一般的IT技术升级之外,推动技术变革的真正动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的需求变化和对效率、效益的永恒追求。但这些深层次原因,往往显现为行业和企业的现实困惑与技术与管理的瓶颈。例如勘察设计行业,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多数勘察设计企业都是低价或超低价中标,设计取费难、人均产值低、劳动强度大、话语权降低等现象不胜枚举。

如果我们把勘察设计企业定义为高端服务企业,但人均三、五十万元的产值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如何能体现勘察设计企业高端服务的社会价值呢。更为严重的,设计对甲方的影响力以及对项目主导性都在大幅度降低,话语权的降低是设计企业行业地位下降最直接的体现。在社会总财富增加、工程总投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随着设计企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下降,工程建设方在勘察设计方面投入的费用比例相对而言越来越低,以至成为普遍现象,这是一个值得勘察设计行业深入思考的问题。

近20年来,社会发展和需求升级的浪潮同样冲击着工程建设方的投资预期,并深深地改变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诉求。尽管工程建设方依然保持着合理控制投资、保证工程质量、按期竣工交付以及安全生产等四个方面的基本诉求,但对建设项目实际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项目开发成本快速增加,在建设项目开发诉求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项目的实际预算,缓解投资压力,就变成工程建设方新的风险管控点,甲方急需规划设计企业拓展思路,在规划设计中提供更为精确的设计方案,更精确的统计和计算以及符合投资预期的工程造价。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所有工程建设方都把竞争优势放在增加项目附加价值上,通过项目附加值、增加投入产出比,以提升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报。于是我们看到,项目招标文件中,对设计方案的附加要求越来越多。譬如要求对标国际国内著名建筑,建成地标、绿标、全装配式或智慧建筑等等,同时还要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或者“创新杯”“图龙杯”等各种大奖,申请专利或发明权……既要控制投资,又要工程项目的超预期回报。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规划设计的价值内涵正在无形中悄然发生着改变,这对传统的设计方法与成果交付都提出了挑战。面对工程建设方新的预期和诉求,现在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设计机构的成果交付只能算做“底线交付”或“红线交付”,仅能满足工程建设方“合规交付”的最低要求。从服务类型上看,这也仅属于设计服务的低端服务路线。

如此类推,勘察设计企业的低价中标和取费低、产值低、地位低就成为“情理之中”的现象了。同理,如果勘察设计企业在设计取费上,要超出当前的取费水平或者是大幅度提高人均产值,其前提是勘察设计企业必须深刻理解建设方新的投资价值取向,并满足工程建设整体产业升级的根本诉求。勘察设计企业需要深刻理解产业链条正在发生的变化,要认识到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很难解决现实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靠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生产能力。由此可知,数字化转型升级就成为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业务转型升级

企业正在经历的数字化转型,其本质是业务层面的转型升级,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在工程建设行业的集中体现。数字化转型实际是为企业重新赋能,注入发展活力,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和利润增长极。这种变革,是不以企业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业务转型也在给数字化转型提出具体要求。

以设计企业为例,设计企业的业务转型是依托企业原有的设计业务,并以工程建设的新需求为动力,用数字化技术重塑业务内容、设计过程和交付成果,重新定义设计服务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总的来看,设计企业依托数字化的业务转型大致有四个专业类型:

第一是设计+全过程咨询服务的数字化业务转型,目前这一类转型成功的企业,已经开始在市场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些企业的全过程咨询收入已经超过了传统的设计业务;

第二是设计+工业化建造的数字化业务转型。将设计与工业化建造对接,快速转换成加工方案,向智能建造转型,这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预期;

第三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数字化业务转型。这种一体化是把设计向施工过程延伸,在设计深化过程中通过数字化结果前置,解决施工环节中预控问题,极大提高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这也是设计借助数字化升级所产生的新的价值空间;

第四是二维+三维数字化交付的数字化业务转型。三维数字成果是规划设计的新引擎,尤其是三维模型,是未来智慧城市管理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也是传统设计生产方式转型后新的交付形态。

我们相信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包括精确计算、精确造价、三维数字化交付在内的一系列内容,都将是工程建设方的必然要求。企业要主动拥抱这样的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业务内容和模式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与思路创新

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随时关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并洞悉IT技术最新发展状况。例如,2020年7月,国家13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并为此给出了相关的政策指导。

我们应当理解,国家产业政策的核心含义是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推动中国工程建设未来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和核心竞争力,从二维向三维以及传统建造向工业化协同迈进,它代表了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目前国家不仅在一些试点城市推进三维建设项目审批、基于模型的三维交付,智慧建造、“数字孪生”也成为智慧城市管理的新内容。由此可见,从二维到三维的信息化升级已迫在眉睫,企业必须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

基于国家产业政策的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一,是要努力创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概括起来,这些条件包括:

一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软硬件条件和数字化环境;

二是企业必须具备全员、全专业的信息化能力,拥有熟练的信息化基本技能;

三是企业要拥有足够的数据资源以及数据资源应用深度;

四是信息化技术与传统业务的高度融合;

五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逐步建立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形成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业务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

以上几个方面,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必须努力创造并着力解决的关键条件,应当引起转型企业的高度重视。

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看企业的技术能力转型,其核心就是要实现从二维(CAD)应用向三维(BIM)应用的技术跨越。三维(BIM)技术是实现从二维向三维数字化升级的核心技术,也是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支撑技术。

因此BIM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数字化改造的全过程。对企业整体而言,不同工作岗位的BIM能力侧重不同。

一是针对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把创建模型能力作为基本的工作技能并熟练掌握和运用;

二是相关专业的技术岗位,要掌握以参数化统计、计算、分析为主的业务技能,并能形成基于数字化的专业分析能力;

三是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要提升以掌握BIM工具使用为主的工程管理能力,掌握模型深度、数字协同、数字交付等管理技能;

四是企业决策领导层的BIM能力,要学习和掌握以工业和信息化思维相融合的决策技能,形成适应国家和产业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决策能力。

以上几个方面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能,也是企业未来的核心生产力。

企业的业务和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发展瓶颈问题,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市场竞争、IT技术、资金投入和思想意识五大方面。针对这些瓶颈问题,我们给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是制定合理的转型目标,企业信息化转型的目标要紧贴企业的发展目标,要让信息化目标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譬如企业要转向设计+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信息化目标就要在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大目标下具体化;

二是建设适度可行的数字化环境。

因为IT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因此搭建企业数字化环境要依据切实可行的合理化方案进行配置,企业要理性、综合判断技术实施路线,选择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做环境建设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企业本身必须做好技术把控,避免造成盲目投入;

三是利用好市场资源。企业应鼓励以市场化方式进行技术引进,寻求低成本投入的生产要素解决方案,租用、集采、赊购赊销、授信服务、技术融资等等,都可以弥补企业资金不足的短板;

四是开展以BIM技术为依托的制度建设,把BIM技术应用的成熟部分迅速定型为常规技术,建立与传统技术相融合的新技术体系;五是把企业人员的转型要求提升到制度层面,并制定一套学习、评测、检查和验收的具体方案。信息化人才问题也是企业比较集中遇到的困扰,针对专业人才的稀缺,适当引入以项目实施为目的专业人才租用机制或众包模式,更灵活地解决专业人才需求。总的来看,企业信息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搞“一刀切”,每个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应用环境也各有差异,要因势利导,逐步推动,从点的应用推进到局部应用,最终实现全面应用。

大江东去浪淘沙,信息化发展的滚滚洪流推动着工程建设行业的产业升级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所有和工程建设行业相关的企业与个人,都要深刻理解这种变革的历史必然性,与国家的产业政策保持一致并努力前行,以满足工程建设的发展诉求为己任,抓住投资建设方的增值需求,以业务转型为突破口,用好数字化转型这把“金钥匙”。站在信息化发展的潮头,把企业的命运与中国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中国建造”的产业浪潮洗礼每一个企业和个人。

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大批以信息化为特征的行业新锐脱颖而出,也一定会看到赶不上时代步伐的企业消失。国家“十四五”计划实施在即,IT技术和数据信息是当今时代的最新驱动力,并将以此推动工程建设行业工业化与信息化目标的最终实现,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让中国的智能建造成为我们伟大时代的又一首嘹亮凯歌。

 

文章来源: 中国勘察设计杂志,作者:梁进;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致力于提供企业级的电商平台服务,长期为大中型企业打造数据化、商业化、智能化的电商网站制作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提供B2B电商平台、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B2C网站建设、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供应商系统、SRM供应商管理系统、SCM系统、渠道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定制开发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协助企业打造供应端—渠道端—营销端—数据端等全链数字化运营体系,提升企业运营效益与智慧数字化商业转型。

点赞 | 0
数商云是一家全链数字化运营服务商,专注于提供SCM/企业采购/SRM供应商/DMS经销商/渠道商等管理系统,B2B/S2B/S2C/B2B2C/B2C等电商系统,从“供应链——生产运营——销售市场”端到端的全链数字化产品和方案,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和新技术为企业创造商业数字化价值。
评论
发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4008-868-127
售前咨询 189-2432-2993
市场合作 steven@shushangyun.com
广州市数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13 - 2021 shushangyun.com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系统演示